温馨提示:由于篇幅原因,很多内容不能详尽,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需要疾病咨询,可点击此处进行免费沟通。
在假期,家长要帮助他们做好时间管理,训练孩子独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作息。
比如让孩子定时独立起床,而不是每天催促;教给孩子适量的家务;白天让孩子自己安排做功课和玩耍的时间,让孩子多去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动;晚上安排好自己的晚间活动等。
如果孩子在假期能管理好自己的作息和行为,对以后紊乱行为的改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除了在家里的行为管理,假期可以引导孩子多和同学一起活动。提倡由孩子们自己事先沟通讨论活动怎么做。
多动症孩子由于比较急躁,很容易打乱大家的计划,导致讨论变得混乱。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与人商量事情。
在群体活动中,多动症的孩子通常缺乏耐心,与别的小伙伴交往过程中,容易发生语言甚至肢体上的冲突,比如推别人、或者踩别人一下,导致本来忍让一下就能过去的小冲突,变成了大矛盾。
家长也要正确引导孩子应对,带孩子多参加一些社区活动、组团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多与其他小朋友玩耍交流。
孩子和小伙伴们参加完一场活动后,要引导孩子学会总结,总结下今天做了什么,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行为不太恰当等等,家长有的放矢地来教,对于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会大有帮助。
一是
再忙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同乐
假期是孩子们娱乐身心、展示天性的大好时光,而家长应当是孩子假期活动的向导和亲密伙伴。在工作之余,家长应尽量多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一起进行游泳、郊游、制作小工艺品等有益的活动,既愉悦身心,又可以密切家长同孩子的关系,使家庭生活更加融洽和睦。
孩子们感受到父母亲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出入黑网吧等“危险”场所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二是:
安排假日生活要尊重孩子,共同协商
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武断地将孩子的假期“据为己有”,安排各种补习班、强化班、特长班,孩子们不得不从单调的校园走进一个家长精心打造的“鸟笼”。医师指出,假期安排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并给孩子留出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
与此相反,另有一些家长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或因工作繁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假期生活,或认为假期里孩子就应该尽情玩乐,导致孩子处于一种放任的“无监护”状态,这样很容易导致一些意外事故或家长不希望出现的结果发生。
三是:
学习要温故知新,承前启后
家长要客观看待并认真分析孩子期末考试的成绩单,并与孩子商量抽出一定时间温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
但切忌在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上层层加码,要让孩子“爱玩的天性”得到充分展示,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假期生活。
四是:
外出活动“上山下乡”、回归自然
多年以来,在就业与升学的巨大压力下,学生在大部分时间里被迫埋头于书山学海,与大自然距离越来越远。放假了,家长能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到乡村、山区与大自然密切接触,让他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抚爱,悉心感受大自然的五彩缤纷。孩子的心情得到了调节,视野也会更加开阔。
五是:
接触社会、陶冶情操
假期里应当鼓励适龄青少年参加一些适度的社会活动或公益劳动,如社区活动、帮助残疾人活动等。使其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培养其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