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由于篇幅原因,很多内容不能详尽,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需要疾病咨询,可点击此处进行免费沟通。
自闭症因其不明的发病原因,造成很多家长对其误解,甚至是医生对其误诊。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因受家庭溺爱,而导致孩子异样个性,形成了假性自闭症。
因家庭教育、受大人过度保护等后天因素引起的假性自闭患儿正以惊人速度猛增。一些青少年受打击,或缺乏沟通等能力,也会表现出自闭行为。
01/假性自闭症与真性自闭症有什么区别
1、真自闭症
自闭症是台湾、香港的命名,大陆称孤独症,被划分为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是一种典型的广泛性发展障碍。
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神经类疾病。典型自闭症儿童有着明确的症状显现,与其他发展障碍有着本质的区别。
典型自闭症也是我们说的真自闭症,仍是医学难题,基本的病因尚未清楚,是不可的疾病。
2、 假自闭症
当我们逐渐大量接收被医院确定为自闭症的孩子时发现,症状极其相似的孩子经过训练后结果却有本质的区别。
大多数孩子都拥有了和正常孩子一样的认知能力,所谓自闭症的特征基本消失。
但总有数的孩子不管如何训练也不会提高其认知能力,即使这些孩子经过我们的训练能够很轻松认识数千个汉字,能够诵读小学课文,但他们永远不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文字的含义,我们认为这些孩子才是真正的、典型的自闭症儿童。
而那些伴有类似的发展障碍但可以通过训练回归的孩子我们称之为假自闭症,例如重度阿斯博格症、严重发育迟缓、语言发育特别迟滞等,也就是医院常用的自闭症谱系、自闭症倾向、高功能自闭症等,
存有这样发展障碍的儿童有着与典型自闭症几乎一模一样的特征,但他们和自闭症有着根本的区别:他们只是在某段时间里某个发展层面出现阻碍而停顿下来,是可以通过训练回归社会的正常儿童。
02/为什么会出现假性自闭症
1、打击导致心理压力增大
当孩子的心智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他们可以理解很多事情,但遇到困难时,他们可能还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他们的心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当打击多的时候,孩子的心理压力会增大,而这时他们会选择把自己关闭起来,这是他们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
2、溺爱导致挫折承受能力低
如果父母过度宠爱孩子,对孩子缺乏挫折意识的教育,很容易让他们在遇到挫折时心理素质太差导致心理压力过大,这也会导致孩子出现自闭症的症状。
03/假性自闭症如何缓解
1、预防
(1)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和孩子的成长密不可分。你可能无法想象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给孩子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抗压能力增强。
(2)提供丰富的社会交往机会:父母要尽量让孩子多接触陌生人,多交朋友,只有在他们有丰富的与人交往机会时,他们才能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3)减少对孩子的约束:适当的约束是好事,但如果约束过多反而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坏事。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去探索社会,多让他们遇到些挫折,锻炼他们在遇到困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2、改善
(1)父母不能逼着孩子去与别人交往,一切的社会交往都要建立在孩子自愿的前提下,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锻炼能力,否则他们的逆反心理会加重。
(2)父母平时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来改善孩子的心理素质。在游戏过程中,孩子的心理是放松的,这时候很多他们平时压抑的情感都会释放出来,父母可以趁机加以引导。
(3)多让孩子听优美的音乐。音乐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能力,在音乐的熏陶下,孩子能够逐渐平复自己的不良情绪。
(4)父母在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不要把这些负面情绪带给孩子。
(5)多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有时候一些科学的方法能够更地释放孩子内心的压力,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